整地、開溝、擺放艾根、覆土填壓……眼下,正是艾草種植的季節,在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姜灣村艾草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有條不紊地開展艾草種植。近年來,姜灣村在中國電信陜西西安分公司的幫扶下,積極發展艾草種植和加工產業,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艾草產業鏈,為村民增收開辟了新渠道,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因地制宜 “致富草”助農增收
姜灣村多為丘陵林地,主要農作物小麥、油菜、玉米的產量并不高,怎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成為鄉村振興亟待解決的難題。
西安分公司始終將產業幫扶放在重要位置,深入挖掘幫扶村特色資源。2018年,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經過考察研究,決定在姜灣村建設艾草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艾草種植。“我們村地勢高,降水多,溫差大,非常適宜艾草種植,艾草一年三收,種植一次可以連續收獲五年。我們種植的艾草株大、葉嫩、香氣濃郁,品質上乘,很受市場歡迎。”姜灣村黨支部書記周興龍介紹。
歷經幾年的堅持和發展,滿坡的艾草成為姜灣村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目前,姜灣村艾草種植基地占地100余畝,年產艾草30噸左右,年產值約10萬元。“我們家種了三畝艾草,每畝的收益在2000元左右,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村民姜百政高興地說。
多元發展 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走進姜灣村的艾草加工車間,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機器進行艾草脫葉、粉碎、篩選、除塵工作,并將艾絨填進棉紙,卷制成棒,為市場提供各類艾草加工制品。隨著艾草種植的不斷擴大,姜灣村在西安分公司的幫扶下,先后投資130多萬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艾草加工廠,生產艾灸條、灸柱、泡腳包、頸椎枕等10余種艾草產品。村上群眾足不出村就能實現就業增收。“除了農忙時節,其余時間我基本上在這里干活,一個月能拿3000元左右的工資,年底還有村上的分紅,家門口的日子過得挺紅火。”正在忙著制作艾條的村民張小平說。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2022年,姜灣村在西安分公司的重點扶持下,成立了西安華芝堂艾葉有限公司,集艾草種植、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我們加工的艾草產品逐漸得到市場認可,解決就業崗位20余個,人均收入由原來的5000余元增加到現在的18000余元。”周興龍說。
如今,姜灣村實現了艾草“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的生產、加工、銷售、體驗一體化產業體系。
信息化賦能 產業發展迎來加速跑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家人們!拍一份回去,全家受益。”在姜灣村,不少村民開啟直播,熟練地向網友展示村里的艾草產品,介紹艾草對健康的益處。如今的姜灣村已實現光纖寬帶網絡全覆蓋,為艾草產品銷售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我們還積極與一些網絡主播合作,通過抖音等平臺推廣艾草產品,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產品的銷量。”西安分公司駐姜灣村的駐村干部樊宏偉介紹。自2019年以來,公司先后派出22名聯戶幫扶干部和3名駐村隊員對姜灣村進行持續幫扶,建成了數字鄉村平臺,在提升村綜合化治理水平的同時,推動了產業數字化,村集體經濟艾草產業實現了從組織加工到生產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談起未來打算,樊宏偉表示,西安分公司駐村工作隊將和村“兩委”密切配合,落實好各項幫扶政策,持續擴大艾草基地種植面積,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和精細的加工技術,進一步做優做強艾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姜灣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